2025年单招职业技能测试(专业能力测试)测试标准
时间: 2025-04-15 13:59:27 来源: 西商院单招集训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测试(专业能力测试)测试标准为便于“三校生”考生充分了解学校2025 年陕西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职业技能测试(专业能力测试)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测试标准。
一、测试方式
学校 2025 年陕西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职业技能测试(专业能力测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40分钟,满分 100 分。
二、作答要求
考试时使用 2B 铅笔或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指定位置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答案按照要求全部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三、测试试卷结构
(一)试卷结构
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二)试卷题型和比例
单项选择题 60%,填空题 20%,判断题20%。(三)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 60%,中等难度题 30%,较难题10%。四、测试内容及要求
本测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 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职成厅函〔2014〕11 号)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并结合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际命制试题。测试内容主要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模块,涵盖信息的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加工等各种技术。主要内容围绕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吸纳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实践,增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化环境中生产、生活与学习技能,提高参与信息社会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为就业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如下:(一)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1)认识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能描述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典型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了解信息社会的特征和相应的文化、道德和法律常识,在信息活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智慧社会的前景。
(2)认识信息系统了解信息系统组成了解二进制、十进制及十六进制的转换方法;了解信息编码的常见形式和存储单位的概念,会进行存储单位的换算。(3)选用和连接信息技术设备
能识别常见信息技术设备,了解设备类型和特点;能描述常见信息技术设备主要性能指标的含义,能根据需求选用合适的设备;能正确连接计算机、移动终端和常用外围设备,并将信息技术设备接入互联网;了解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等常见信息技术设备基本设置的操作方法,会进行常见信息技术设备的设置。(4)使用操作系统
能描述操作系统的功能,能列举主流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特点;了解主流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类型、基本元素(对象)和功能;会进行图形用户界面操作;会安装、卸载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了解常用中英文输入方法,能熟练运用一种中文输入法进行文本和常用符号输入,会使用语音识别、光学识别等工具输入文本;了解操作系统自带的常用程序的功能和使用方法。(5)管理信息资源
能描述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与作用,会运用文件和文件夹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操作管理;能辨识常见信息资源类型,会检索和调用信息资源;会对信息资源进行压缩、加密和备份。(6)维护系统
能对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等信息技术设备进行简单的安全设置,会进行用户管理及权限设置;会使用工具软件进行系统测试与维护。
(二)网络应用
(1)认知网络
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能描述互联网对组织及个人的行为、关系的影响,了解与互联网相关的社会文化特征;了解网络体系结构、TCP/IP 协议和 IP 地址的相关知识,会进行相关的设置;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2)配置网络
了解常见网络设备的类型和功能,会进行网络的连接和基本设置,能判断和排除简单网络故障。(3)获取网络资源
能识别网络资源的类型,并根据实际需要获取网络资源;会区分网络开放资源、免费资源和收费认证资源,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能合法使用网络信息资源;会辨识有益或不良网络信息,能对信息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信度进行评价,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网络交流与信息发布
会进行网络通信、网络信息传送和网络远程操作;会编辑、加工和发布网络信息;能在网络交流、网络信息发布等活动中,坚持正确的网络文化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运用网络工具
会运用网络工具进行多终端信息资料的传送、同步与共享;初步掌握网络学习的类型与途径,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了解网络对生活的影响,能熟练应用生活类网络工具;能借助网络工具多人协作完成任务。
(6)了解物联网
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了解智慧城市相关知识;了解典型的物联网系统并体验应用;了解物联网的常见设备及软件配置。(三)图文编辑
(1)操作图文编辑软件
了解常用图文编辑软件及工具的功能特点并能根据业务需求综合选用;会使用不同功能的图文编辑软件创建、编辑、保存和打印文档,会进行文档的类型转换与文档合并;会查询、校对、修订和批注文档信息;会对文档进行信息加密和保护。(2)设置文本格式
会设置文字、段落和页面格式;能使用样式快速进行文本格式设置。
(3)制作表格
会选用适用软件或工具制作不同类型的表格并设置格式;会进行文本与表格的相互转换。
(4)绘制图形
能绘制简单图形;会使用软件或工具插件绘制数学公式、图形符号、示意图、结构图、二维和三维模型等图形。(5)编排图文
会使用目录、题注等文档引用工具;会应用数据表格和相应工具自动生成批量图文内容;了解图文版式设计基本规范,会进行文、图、表的混合排版和美化处理。
(四)数据处理
(1)采集数据
能列举常用数据处理软件的功能和特点;会在信息平台或文件中输入数据,会导入和引用外部数据,会利用工具软件收集、生成数据;会进行数据的类型转换及格式化处理。(2)加工数据
了解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会使用函数、运算表达式等进行数据运算;会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3)分析数据
能根据需求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会应用可视化工具分析数据并制作简单数据图表。
(4)初识大数据
了解大数据基础知识;了解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五)程序设计入门
(1)了解程序设计理念
了解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理解运用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理念;了解常见主流程序设计语言的种类和特点。(2)设计简单程序
了解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会使用相应的程序设计工具编辑、运行及调试简单的程序;了解典型算法会使用功能库扩展程序功能。
(六)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1)获取数字媒体素材
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及其应用现状;了解数字媒体文件的类型、格式及特点,会获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常见数字媒体素材,会进行不同数字媒体格式文件的转换;了解数字媒体信息采集、编码和压缩等技术原理。
(2)加工数字媒体素材
会对图像、音频、视频等素材进行简单编辑、处理;会制作简单动画。
(3)制作简单数字媒体作品
了解数字媒体作品设计的基本规范,会集成数字媒体素材制作简单的数字媒体作品。
(4)初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初步了解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会使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工具,体验应用效果。(七)信息安全基础
(1)了解信息安全常识
了解信息安全基础知识与现状,列举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了解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政策法规,具备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
(2)防范信息系统恶意攻击
了解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数据安全等相关的信息安全制度和标准;了解常见信息系统恶意攻击的形式和特点,初步掌握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的常用技术方法。(八)人工智能初步
(1)初识人工智能
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认识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2)了解机器人
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九)新技术发展现状、应用常识及应用场景(1)了解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技术框架等;(2)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结构类型和核心特征;(3)了解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4)了解典型的大数据可视化工具及其基本使用方法;(5)了解人工智能的定义、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6)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互联网及各传统行业中的典型应用和发展趋势;
(7)熟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基本流程和步骤;(8)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了解云计算的主要应用行业和典型场景;
(9)熟悉云计算的部署模式,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
(10)理解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等概念,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11)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12)了解蓝牙、Wi-Fi、ZigBee、射频识别、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现代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13)了解物联网的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14)了解物联网和其他技术的融合,如物联网与5G技术、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等;
(15)理解数字媒体和数字媒体技术的概念;
(1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如虚拟现实技术、融媒体技术等;
(17)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具体应用领域,包括数字影视制作、游戏开发等方面基础知识;
(18)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场景和未来趋势;
(19)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项目范围管理;
(20)理解信息技术及项目管理工具在现代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了解项目管理相关工具的功能及使用流程,能通过项目管理工具创建和管理项目及任务;(22)理解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基本概念,了解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和主流工具。